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Java中的锁(转)
阅读量:694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407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3 分钟。

Java中的锁

锁像synchronized同步块一样,是一种线程同步机制,但比Java中的synchronized同步块更复杂。因为锁(以及其它更高级的线程同步机制)是由synchronized同步块的方式实现的,所以我们还不能完全摆脱synchronized关键字(译者注:这说的是Java 5之前的情况)。

自Java 5开始,java.util.concurrent.locks包中包含了一些锁的实现,因此你不用去实现自己的锁了。但是你仍然需要去了解怎样使用这些锁,且了解这些实现背后的理论也是很有用处的。可以参考我对的介绍,以了解更多关于锁的信息。

一个简单的锁

让我们从java中的一个同步块开始:

public class Counter{    private int count = 0; public int inc(){ synchronized(this){ return ++count; } } }

可以看到在inc()方法中有一个synchronized(this)代码块。该代码块可以保证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return ++count。虽然在synchronized的同步块中的代码可以更加复杂,但是++count这种简单的操作已经足以表达出线程同步的意思。

以下的Counter类用Lock代替synchronized达到了同样的目的:

public class Counter{    private Lock lock = new Lock(); private int count = 0; public int inc(){ lock.lock(); int newCount = ++count; lock.unlock(); return newCount; } }

lock()方法会对Lock实例对象进行加锁,因此所有对该对象调用lock()方法的线程都会被阻塞,直到该Lock对象的unlock()方法被调用。

这里有一个Lock类的简单实现:

public class Counter{ public class Lock{ private boolean isLocked = false;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lock(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{ while(isLocked){ wait(); } isLocked = true; }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unlock(){ isLocked = false; notify(); } }

注意其中的while(isLocked)循环,它又被叫做“自旋锁”。自旋锁以及wait()和notify()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有更加详细的介绍。当isLocked为true时,调用lock()的线程在wait()调用上阻塞等待。为防止该线程没有收到notify()调用也从wait()中返回(也称作),这个线程会重新去检查isLocked条件以决定当前是否可以安全地继续执行还是需要重新保持等待,而不是认为线程被唤醒了就可以安全地继续执行了。如果isLocked为false,当前线程会退出while(isLocked)循环,并将isLocked设回true,让其它正在调用lock()方法的线程能够在Lock实例上加锁。

当线程完成了(位于lock()和unlock()之间)中的代码,就会调用unlock()。执行unlock()会重新将isLocked设置为false,并且通知(唤醒)其中一个(若有的话)在lock()方法中调用了wait()函数而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。

锁的可重入性

Java中的synchronized同步块是可重入的。这意味着如果一个java线程进入了代码中的synchronized同步块,并因此获得了该同步块使用的同步对象对应的管程上的锁,那么这个线程可以进入由同一个管程对象所同步的另一个java代码块。下面是一个例子:

public class Reentrant{ public synchronized outer(){ inner(); } public synchronized inner(){ //do something } }

注意outer()和inner()都被声明为synchronized,这在Java中和synchronized(this)块等效。如果一个线程调用了outer(),在outer()里调用inner()就没有什么问题,因为这两个方法(代码块)都由同一个管程对象(”this”)所同步。如果一个线程已经拥有了一个管程对象上的锁,那么它就有权访问被这个管程对象同步的所有代码块。这就是可重入。线程可以进入任何一个它已经拥有的锁所同步着的代码块。

前面给出的锁实现不是可重入的。如果我们像下面这样重写Reentrant类,当线程调用outer()时,会在inner()方法的lock.lock()处阻塞住。

public class Reentrant2{    Lock lock = new Lock();    public outer(){ lock.lock(); inner(); lock.unlock(); } public synchronized inner(){ lock.lock(); //do something lock.unlock(); } }

调用outer()的线程首先会锁住Lock实例,然后继续调用inner()。inner()方法中该线程将再一次尝试锁住Lock实例,结果该动作会失败(也就是说该线程会被阻塞),因为这个Lock实例已经在outer()方法中被锁住了。

两次lock()之间没有调用unlock(),第二次调用lock就会阻塞,看过lock()实现后,会发现原因很明显:

public class Lock{ boolean isLocked = false;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lock(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{ while(isLocked){ wait(); } isLocked = true; } ... }

一个线程是否被允许退出lock()方法是由while循环(自旋锁)中的条件决定的。当前的判断条件是只有当isLocked为false时lock操作才被允许,而没有考虑是哪个线程锁住了它。

为了让这个Lock类具有可重入性,我们需要对它做一点小的改动:

public class Lock{ boolean isLocked = false; Thread lockedBy = null; int lockedCount = 0;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lock(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{ Thread callingThread = Thread.currentThread(); while(isLocked && lockedBy != callingThread){ wait(); } isLocked = true; lockedCount++; lockedBy = callingThread; }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unlock(){ if(Thread.curentThread() == this.lockedBy){ lockedCount--; if(lockedCount == 0){ isLocked = false; notify(); } } } ... }

注意到现在的while循环(自旋锁)也考虑到了已锁住该Lock实例的线程。如果当前的锁对象没有被加锁(isLocked = false),或者当前调用线程已经对该Lock实例加了锁,那么while循环就不会被执行,调用lock()的线程就可以退出该方法(译者注:“被允许退出该方法”在当前语义下就是指不会调用wait()而导致阻塞)

除此之外,我们需要记录同一个线程重复对一个锁对象加锁的次数。否则,一次unblock()调用就会解除整个锁,即使当前锁已经被加锁过多次。在unlock()调用没有达到对应lock()调用的次数之前,我们不希望锁被解除。

现在这个Lock类就是可重入的了。

锁的公平性

Java的synchronized块并不保证尝试进入它们的线程的顺序。因此,如果多个线程不断竞争访问相同的synchronized同步块,就存在一种风险,其中一个或多个线程永远也得不到访问权——也就是说访问权总是分配给了其它线程。这种情况被称作线程饥饿。为了避免这种问题,锁需要实现公平性。本文所展现的锁在内部是用synchronized同步块实现的,因此它们也不保证公平性。中有更多关于该内容的讨论。

在finally语句中调用unlock()

如果用Lock来保护临界区,并且临界区有可能会抛出异常,那么在finally语句中调用unlock()就显得非常重要了。这样可以保证这个锁对象可以被解锁以便其它线程能继续对其加锁。以下是一个示例:

lock.lock(); try{ //do critical section code, //which may throw exception } finally { lock.unlock(); }

这个简单的结构可以保证当临界区抛出异常时Lock对象可以被解锁。如果不是在finally语句中调用的unlock(),当临界区抛出异常时,Lock对象将永远停留在被锁住的状态,这会导致其它所有在该Lock对象上调用lock()的线程一直阻塞。


原文 

译者  校对 丁一
via 

转载地址:http://akin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Polymer初探
查看>>
zprofiler三板斧解决cpu占用率过高问题(转载)
查看>>
深入浅出NIO Socket实现机制
查看>>
bzoj 1930: [Shoi2003]pacman 吃豆豆 [费用流]
查看>>
(数字IC)低功耗设计入门(三)——系统与架构级低功耗设计
查看>>
Dynamics CRM2016 新功能之从CRM APP中导出数据至EXCEL
查看>>
Android——推断Service是否已经启动
查看>>
subprocess模块
查看>>
大数据入门基础系列之初步认识大数据生态系统圈(博主推荐)
查看>>
linux下命令行的查找顺序
查看>>
基于HTML5 Canvas 点击添加 2D 3D 机柜模型
查看>>
详述 SQL 中的 distinct 和 row_number() over() 的区别及用法
查看>>
xshell 登陆堡垒机实现自动跳转
查看>>
Hexo-设置阅读全文
查看>>
实模式与保护模式
查看>>
分布式ID生成器解决方案
查看>>
ResolveUrl in external JavaScript file in asp.net project
查看>>
EL表达式JSON应用
查看>>
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公司征求《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Unleashed》译者
查看>>
使用pidstat查看进程资源使用情况
查看>>